打造“四心工程”,精细高效服务教育事业发展——我市学校后勤工作发展纪略
- 2019-09-27 14:44
- 阅读 4547
如今,走进我市城区任意一所中小学校,你会看见学生食堂操作间整洁干净、餐厅宽敞明亮。一到饭点,烹饪的美味佳肴飘来阵阵香味,引得同学和老师们大快朵颐。这里,省市级“放心食堂”的美誉不是浪得虚名。
舒适的环境,助学生安心成长
如今,随意走进城区一所学校,你会感受到,这里绿树成荫,鸟语花香,一步一景,这里是知识的海洋,是文明的摇篮。这里,省市级“绿色文明校园”营造的环境能让你流连忘返。
如今,随意走进一所学校的学生宿舍,你会看到这里窗明几净、整齐有序,这里既有严格的安全管理制度又有现代化生活设施,孩子们既能感受家庭的温馨,又能在成长中培养规矩意识。
当前,学校后勤工作在学校管理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。后勤工作是学校运转的“保障部”,是学校管理的“安全阀“,是服务师生的“连心桥”。后勤工作还是学校德育的“加油站”,在发挥后勤职能、教育和影响师生中起着支撑性作用。可以说,加强学校后勤管理,已成为推进依法治教、建设现代学校治理体系的重要平台和实施路径。
做好服务,打造“四心”后勤工程
做好后勤工作,不是一件易事。我市学校后勤工作重点以“平安放心”“管理精心”“绿色赏心”“育人暖心”四心工程为抓手,推进学校后勤常态化、规范化、生态化、人性化管理。2018年9月底,全省学校后勤工作现场会在我市召开,省市部分领导及省内各市州学校后勤行家共百余人在荆门参观学习,我市在会上经验交流。
我市突出抓好“放心食堂”建设。实行学校食堂“五员”(技能炊事员、营养指导员、伙食评判员、价格监督员、卫生监督员)工作制度,让”五员“人员参与到食堂经营和管理的全过程;实行学校食堂评议制度,让学生家长担任”质量评判员“;坚持开展“明厨亮灶”和师生”同吃一锅菜“等活动。通过创建,截至去年底,全市中小学校有省A级食堂26所,省B级食堂104所,市级“放心食堂”185所,所有学校食堂均取得了餐饮服务许可证。
我市对后勤工作进行精心管理。目前,市、县两级教育行政部门均针对师生食堂、学生宿舍、校园超市、实践基地等部位,物资采购、财务收支、安全排查等重要环节,建立了标准化制度体系,确保每一项工作有章可循。我市还创新管理模式,借鉴外地学校后勤管理经验,对新建、扩建的中职、高中学校食堂,采取购买社会服务方式,分担后勤管理压力。
我市对后勤环境做到“绿色赏心”。截至去年底,市教育部门投入近10亿元,新建、改扩建教学及辅助用房38万平方米,食堂7.6万平方米,厕所1.5万平方米,全市已评选市级“绿色文明校园”35所,已创建省级“绿色文明校园”24所。
在后勤服务方面,我市尽量做到“育人暖心”。后勤管理与师生一日三餐、住宿出行密不可分,需要专业化、科学化服务。全市分市、县、校三级,组织后勤人员培训,使他们基本掌握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能力。我市还规范后勤服务工作标准,努力打造懂业务、精管理、善服务、会育人的后勤管理和服务队伍。近5年来,共培训后勤管理人员8000余人次,后勤服务还实行智能化管理,实现食堂支付、超市消费等“一卡通”。
讲好后勤故事,做最美后勤人
虽然是为师生服务,但后勤人员默默的付出不被众人知晓。为了增强后勤人的职业幸福感和认同感。我市聚焦后勤工作,加大宣传力度,在本市主流媒体宣传我市省级“放心食堂”,全市后勤开展“四心”工程取得的成绩。
我市还针对基层学校开展 “讲好后勤故事”征文活动,对征集的100多篇文章进行评选,并通过“荆门教育”微信平台进行了发布。后勤工作者的付出得到师生点赞和转发。如今,我市全力推进学校“五个后勤”建设,持续开展 “三个创建”(“放心食堂”“文明宿舍”“绿色文明校园”创建)活动,继续坚守安全底线,规范管理行为,为师生学习生活提供服务和保障,为教育事业健康快速发展提供坚强保障。
发布评论
还能输入 140字
用户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