荆门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

[返回工作室广场]
工作室首页 > 文章列表 > 文章详情
文章详情

童年,记忆中的鱼

发布者:汪锋 发布时间:2020-04-03 19:33:24 阅读(1355) 评论(0

童年,记忆中的鱼

           江上渔者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 

离开了才知道怀念,长大就意味着失去吗?看到女儿、侄女们从幼儿园到上小学的成长。从她们开始学习就要培养她们的兴趣、爱好,课外报各种培训班上课。要赢在起跑线,留给自己玩的时间肯定不会多。时代、环境不一样,接受的教育模式也会不一样。看到她们就想到了我们自己在农村广阔天地,自由生长的儿童时代、少年时代。

在我们生活的八十年代,农村没有幼儿园上。没上小学之前,都是和儿时村里的小伙伴,在摸泥、打滚中度过。那时候生活物质比较匮乏,平时家里也很少上街买肉吃。改善生活最好的方式,就是想方设法去弄鱼。吃鱼既可以解馋,又可以补充蛋白质。

两个姐姐喜欢用罐头瓶子下鱼。把罐头瓶子的瓶口覆上一层塑料(我们那个时候叫亮纸),沿瓶口用母亲纳鞋底的索子绑好,索子末端系上一根细枝子。在薄膜上开个洞,往瓶子里放入剩饭--------一般会做个六七个这样的罐头瓶子------扔到堰塘里,过个10~20分钟去收。那时候农村没有污染,池塘里的水也很清,水塘中间长着绿绿的飘带似的水草,鱼儿也多。姐姐们每次把瓶子一拉上来,很多贪吃的麦穗(老家叫麻楞子)、死光皮留在瓶子里了,运气好时候一个瓶子有一二十条,少的瓶子里也有二三条。

 夏日午后是下鱼的好时光。那时候鱼饿了,一群孩子提着装了饭米闪子的罐头瓶子,带上一只装鱼的搪瓷盆子,寻一块树荫安顿好。再各自找水面,咕咚咕咚把罐头瓶子下到水里,线一头的签子插进堰塘边草丛里,舀大半盆清水备用。夏日午时,阳光灼人,孩子们带着破草帽,手臂曝在毒太阳底下,晒得发红。瓶子下好后大家都到树荫底下躲太阳,不许说话,怕一说话把鱼吵跑了。若有调皮的孩子偏偏在别的人下鱼的地方喧闹,就会有人大声呵斥。有时候意见不合还会打一场小架。好在三分钟气消了,到了提瓶子的时间,大家纷纷跑到岸边,一个一个提自己的瓶子。把小鱼掏出来放进搪瓷盆子,再把瓶子扔下水里。几轮之后,盆子里密密麻麻挤挤挨挨都是小鱼脑袋,唼喋声细细碎碎。

罐头瓶子很少能下到鲫鱼,鲫鱼最好用鱼竿钓,鲫鱼一吃鱼食就会顶漂,很容易识别。我和哥哥喜欢用面食和蚯蚓去屋后的长堰里钓鱼,为什么叫长堰呢?村里七八个堰塘里,它是最长的一个。钓鱼时最讨厌的是麦穗这种小鱼,吃得又快,又喜欢黑漂,经常拉不起来。那时候钓鱼水平有限,也不知道钩用多大,尽量都是大些,这种嘴小的鱼还是钓得不少。钓上半天,装鱼的盆里,上面一层密密麻麻都是麦穗、死光皮,下面都是鲫鱼。到中午收好鱼杆和瓶子,回家大家一起动手。麦穗、死光皮挤掉肚子里的内脏;鲫鱼刮掉鱼鳞后,破开肚子,去掉内脏,剜出鱼鳃,然后一条条冲洗干净。麦穗、死光皮用粉子裹了油炸,鲫鱼用豆瓣酱红烧,就着美味、可口的鱼,饭都要多吃几碗呢!

初夏,只要水不是太凉,我们就会到堰塘里打鼓泅洗澡。记得那年才5岁多,我和一个本家堂弟跑到屋后面长堰里,偷偷下水打鼓泅。以前和老爸一起,我知道离岸边5米左右的水底,有块石碑。这碑原来是放在岸边做埠头的,后来支撑它的木头架子朽了,就滑到水里了。第一次独自下水,有点怕,我们浩着水慢慢的摸到石碑那儿,站在上面拍水玩乐。然后尝试着从碑游到岸边,这样来回几次后就没有恐惧感了。那天玩了小半个小时,玩好上岸后,怕大人看见责备,先不回家。打算在太阳底下把短裤晒干了再回家,中午太阳实在太大,烤得受不了,还是回家换短裤方便。那天运气特背,刚走到家门口,碰到老爸要出门打农药,看到我们两个头发是湿的,短裤也是湿的。知道我们私自去打鼓泅,严厉警告之后,罚我们跪在厨房前的太阳下反省错误。但我们还是很快就学会了游泳,不过姿势是野路子而已。

放暑假是打鼓泅、摸鱼的欢乐时光。只要得到大人的允许,我们4点多就跑到水塘里打鼓泅。堰塘的水面被太阳晒得发烫,只有水底是凉快的。村西北的大堰是村里最大的堰塘,我们一群孩子,一路跑到堰边,一个鱼跃钻进水里,一般都能潜游个八九米再钻出水面。我们嬉闹着,排成一排向前游,狠狠的拍打水面,发出震动和响声。鲫鱼受惊后都钻进淤泥里,水面上就会有密密麻麻的小泡泡冒上来,游到冒泡的地方潜水下去,在淤泥里摸鲫鱼。有的鲫鱼喜欢把脑袋插在泥里,尾巴露在外面,这种好摸些,抓住了直接就捏住鱼头,有的鲫鱼贴着淤泥躲着,一摸到它,就飞快的逃走,这时候就要双手飞快在泥里摸过去,把水搅浑,鲫鱼受惊又钻到淤泥里,我们就又能抓到它了。下水前我们会折断一根带杈柳树枝带着,摸到鱼就用树枝串起来。这样摸鱼我们是乐此不疲的,从太阳老高摸到暮色四合,也不会主动回家。每次都是老妈担心,派姐姐们到堰塘边来喊,我和哥哥才恋恋不舍地回家。隔壁一个叫德武的小伙伴是摸鱼的高手,每次他的柳枝上都串着几十条鲫鱼,大人小孩都羡慕不已。

 如果摸得少,老妈就用油和豆瓣酱干煎。若摸得多,洗干净后,用盐、酒腌好,老妈把葱、蒜、生姜用油爆熟,加入水炖开,把腌好的鱼放进火锅,再放上我们从后头园子里采摘晒干的金针花,一会儿香气就弥散开来。煮好后揭开火锅盖子,鲫鱼嫩滑,金针花黄艳艳,乳白色的鱼汤更是香甜甘美。我们一家围着桌子吃得津津有味。30多年过去了,这样吃饭的情景依然历历在目。金针花鱼汤的味道,现在一想起来,都会咽口水。


 记得老爸买了一个赶鱼的网,三面都围着,一面开口,我们那地方叫赶针子。用粗一点的尼龙绳把它的边穿起来,在四个角打个圆形的结。砍两根竹竿截到一定长度,把四个角绷起来。再把两根竹子用火烤后,弯成弓形,覆上网,交叉处用绳子绑好。在开口的一边,中间用一根细一点竹子在底部穿个孔绑上,做成一根提竿,赶针子就做好了。去水渠、堰塘赶鱼非常方便。那时候抄鱼的袋子,是用一块布对折缝起来的。用粗一点的铁丝做一个圈,套上布袋,沿边缝好。做好后老爸觉得短了一点,让老妈在袋尾用一块布加长一截,这样可以装更多的鱼。那次老爸带我们姊弟4个,从屋后菜地边的小堰塘开始赶鱼。把赶针子施在堰塘口子边,几个人浩水把鱼往里赶,赶到后抓住提竿一提,里面白花花的。有鲫鱼、麦穗、死光皮、杨玲婆、塘虾,泥鳅等,运气好还可以赶到鳝鱼。老爸每次赶完就把赶针子里的东西一股脑儿倒在地上,除了鱼,还有许多水草,甚至蚂蟥。我们把鱼择出来放进抄鱼袋里。抄鱼袋总是二姐拿着。我们从小堰一直赶到长堰,赶了不少鱼。我还记得有一条快一斤的大鳝鱼,还有一条鲢鱼,各种鱼加在一起估计有三斤多。哥哥最喜欢撩人,二姐一生气就拿鱼袋甩他。大家一边捡老爸赶上来的鱼,一边打闹。二姐甩得劲太大,鱼袋下边补上去的那一截甩脱线了,大家惊呼一声,眼睁睁看着它飞进了长堰里。老爸赶紧潜水下去,摸了几次把袋尾摸上来,鱼自然全跑了。只剩下零星几条死鱼了。大半天努力白费,别提多崩溃了。二姐吓得脸都白了。好在老爸没有黑脸,只是淡淡地说,没了明朝再赶就是了。二姐后来感慨,她工作后对学生的耐心与宽容,都是从老爸那儿学来的。

赶针子除了赶鱼,夏天下大雨的时候施鱼也很好用。一场大雨后,塘里、水渠的水都满了,家家户户都出动了。人们扛着提着各种弄鱼的家什,搬针子,赶针子……找一个水沟或是堰塘的出水口,用赶针子拦起来,鱼儿顺着浑浊的水流过来。过个5~6分钟就提起来一次,基本上都有鱼。抢到好位置,老爸会守着施一晚上。那个时候的大新闻,就是谁家搬了或者施了几斤几两的大鱼。村子里到处传着这样的消息,大家都歆羡不已。运气好,施得多,吃不了的腌了晒成干鱼,存放起来待客。这个赶鱼的工具一直陪伴我度过小学、初中、高中的暑假,留下许多现在还回味不已的赶鱼往事。

上大学后老家房子已经卖了,我再也没有赶过鱼了,回老家也只是一个匆匆过客。再说也没机会了,有打鱼器之后,谁还会这么麻烦呢?直接去电鱼就好了,这也是科技发展的悲哀!!

 女儿这一辈和我们这一辈,生活的时代不同,环境不同,童年少年的玩乐自然不一样,也不能妄评孰好孰坏,想来不管怎样的童年,快乐就好,美好就好。


写评论

还能输入140个字

最新评论(0)

还没有人发表评论